桃花坞:风流才子筑桃庵百家乐- 百家乐官方网站- APP下载
2025-11-18百家乐,百家乐官方网站,百家乐APP下载
桃花坞在汉代姓“桑”,为张长史的桑园,园内有灵芝奇石。到了唐宋年代,这里遍植桃李,广栽梅柳。宋代熙宁年间,梅宣义在此筑五亩园,又称梅园。绍圣年间,太师章质夫又在此筑桃花坞别墅,人称“章氏别墅”。园内疏池叠石、筑台建亭,面积广达七百余亩,成为一处庄园式园林。暮春三月,桃红柳绿,菜花金黄,胜似桃源仙境。游人骚客自阊门泛舟而入,携酒吟唱,“桃坞问花”习俗盛极一时。宋代范成大撰《阊门泛槎诗》清代蒋垓的《疏影·桃花坞闲步》更是“咏桃”名篇:“悄见桃花千树。对春光,闲想闲吟,绝胜刘郎前度。”元代以后,桃花坞虽屡有兴废,但已不复当年胜景。
桃花坞和明代大画家唐寅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唐寅与沈周,文征明、仇英合称为“明四家”,又和文征明、徐祯卿、祝枝山合称为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唐寅买下章氏别墅废墟后,取名桃花庵,在园内增筑学圃堂、梦墨亭、读书阁、蛱蝶斋等,并手植大量桃树。他以“桃花庵主”自居,得意洋洋为宅园题咏:“花开烂漫满树坞,风烟酷似桃源古。”唐寅常常与好友在此曲水流觞、吟诗作画。他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《桃花庵诗》。“桃花坞里桃花庵,桃花庵里桃花仙。桃花仙人种桃树,又摘桃花换酒钱。”桀骜不驯,风流倜傥,好一个“桃色才子”!历尽沧桑,桃花庵现已不存。现存清代重建的故居遗址,有屋舍两路两进,双荷池,已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。另有唐寅祠(准提庵)在桃花坞大街廖家巷,已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桃花坞是著名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诞生地。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,是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美术经典。它始于明代,盛于清代雍正、乾隆年间。它与天津的杨柳青年画、山东的潍坊年画、四川的绵竹年画并称“中国四大木刻民间年画”。桃花坞年画早期生产中心在虎丘、山塘和枫桥一带,后迁入城西北桃花坞,有店铺多家,画名因此而得。其制作过程分为画稿、刻板和印刷三个过程。印刷方法主要为彩色套版,兼用着色。色泽常用红、黄、绿、蓝、黑五色。其题材广泛,以喜庆、吉祥、避邪、祈愿等为内容,以人物为主,涉及市井风情、农事耕渔、时令风俗、传统折子戏等方面。《一团和气》是其中长盛不衰的经典。2006年,桃花坞木刻年画制作技艺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。如今,离桃花坞大街不远的朴园,已辟为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。


